一百多年前,马克斯·韦伯发表了“以学术为志业”的演讲,“以学术为志业”由此成为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学术理想。志业不同于职业,前者是事业,是能够让人倾心,并能实现人生终极价值的领域。而后者则仅仅是谋生的工具。
在郭亮老师看来,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教书育人都应该是一种志业。或许正因为此,在学术研究和课堂教学中,郭亮老师似乎时刻充满着激情,并享受其中的乐趣。
“学者和学生都不能只有职业取向,还要有国家关怀和人文关怀,要有探究国家和社会运转奥秘的求知欲,要知道这个国家正在经历什么,将何去何从。只有在知晓这个大方向的前提,个人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定位,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首先成为一个思考者。”郭亮老师如是说。
午后阳光斜照,郭老师坐在办公室撰写文稿,眼中闪烁着求知求真的光芒。见到我们,郭老师注意力才从学术中抽离出来,亲切招呼。采访中,郭老师开始旁征博引讲述他对澳门威尼斯学子专业学习及其职业规划的看法。
让我们一起走进郭亮老师的学术世界,走出“读书无用论”的骗局。
Q: 您走上学术之路的契机是什么?
A:在我本科毕业时,摆在面前的有工作和保研两个选择,但自己被内心的感觉所驱动,毫无疑问地选择了继续读书。在研究生期间,我至少读了两百本经典学术著作,平均每一天阅读时间都在8到10小时。在那时候,同学见面问候语都是“最近读了哪本书”。周末就会去书店淘书,那时候淘到一本好书就像得到一本武林秘籍,异常兴奋。看得书多了,自然就有了思考,也就有了将想法表述出来的冲动。
研二时,我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还拿到人生第一笔稿费。受到了这种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激励,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发表了大大小小五六篇文章。研究生毕业后读博,之后留在高校做老师。读书、思考、写作,这个节奏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真的是一种非常惬意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Q: 在广袤的法学体系中,您为什么选择农村土地和基层司法为研究方向?
A:有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受研究传统的影响。我是在华师读的研究生,华师有非常悠久的农村问题研究传统;
第二,相比于其他领域,基层社会对研究者来说是一个更容易进入的研究场域。做任何研究需要要找一个切入口,而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者而言,切入口无外乎城市或乡村、高层或低层。与高层和城市研究相比,农村研究的现场更容易进入,你更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社会的运行机制。在基层社会观察法律的实践效果,置身其间感受中国最真实的一面,才能真正去读懂这个国家。
Q: 在您的专业学习领域涉及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现在主要研究法律社会学,您怎样看待多学科融合?
A:多学科研究者有一个显著的优势,他们能够对同一问题实现不同学科视角的切换。一个学科往往代表了对事物认识的一种视角,这种视角既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工具,同时也会限制我们对事物其他面向的认识。多学科视角的切入能够让研究者获得对事物更立体的认识,这能极大地增加研究创新的可能性。
当然,多学科的优势要建立在你对每个学科真正的理解基础之上,不能想当然,以为读了本经济学的教科书就懂了经济学。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努力。多学科的知识一定要建立在对每一个学科都有深刻、系统理解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学科才能交叉,否则多学科就成为了学者为自己知识不专业和偷懒辩护的挡箭牌。
我有三个学科的基础,法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另外还有一个不太擅长但特别感兴趣的学科,就是历史学。但整体上我都还处在学习阶段,需要进一步专业化,不要让多学科成为自己不够专业的理由,要真正将多学科背景成为自己巨大的研究优势。
Q: 现在学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了很多学科的知识反而会感到迷茫,并没有获得您所说的多视角看待问题的能力,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A:课程不等于学科,专业也不等于学科。高校中学生的学科意识其实不是特别强,他们只有专业意识。正如前面所言,给我们提供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方法,而非仅仅提供一些专门性知识,这样的学问才叫学科。真正的学科都有一套强大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论,能够改变我们的思维层次。实际上,现在很多的课堂教学并未触及到学科的精髓,还需要同学们在课下通过大量阅读该学科的经典学术著作,这样才能深入触及学科本质并从中汲取养分。
同时,一定要区分上游知识和下游知识。下游知识是技术性的、面向职业的,上游知识形而上的、看起来是无用的,却能改变人的思维和世界观的。作为大学生,一定要在上游知识的学习上夯实基础,静下心来把基础打好。我们现在强调的不应光是创新,还要有守旧。守旧是什么呢,就是你要把你所在的这个学科几百年来的一些传统和范式搞清楚,把最基础的学科能力培养起来。
反观现在,很多学生急功近利、视野狭隘。一写毕业论文,就直接暴露了自己的问题。选题永远都是一些浅层次的问题,分析也缺乏深度,尤其缺乏对问题背后“形而上”问题的思考。有人会问“形而上”的思考有什么用,它也许的确不够实用,但却是一种素养和理论能力的体现。它展现的是一个学生发展的潜力。法学培养的首先应该是治国理政的人才,而这种人才尤其需要一种宏观的、抽象的思考能力。对于处在打基础阶段的学生而言,法学学科的学习不应该过于技术化,要关注法学的上游知识,为以后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基础。
2019年参与主讲《深度中国》课程
Q:您说学院希望培养更多治国理政的人才,但并 非都能成为这样的人才,很多同学都纠结于考证和看书,您认为法学生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生生涯呢?
A:首先要说明,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后果之间必然存在差距。“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高校教师以研究学术的标准和态度要求学生,但并不代表学生都要成为学术人才。以学术的方式训练学生是我一直以来培养学生的基本原则。通过学术著作的阅读、学术问题的讨论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学生的思维得以锻炼,同时也获得了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视角,这是一笔只是在高校象牙塔中才能获得的巨大财富。参加工作后,你会发现正是在高校期间的学术训练潜移默化地训练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工作能力,乃至影响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如果在校期间只知道考证,进入社会后你肯定会无所适从,这种看起来有用的努力最终会让你一生焦虑。
作为一名法学生,在大一大二时应当多接触人文社科的基础知识,进行多层次、宽口径的博雅教育。在这个阶段不能目的性太强,不然很容易成为一个只会考试而完全没有任何积淀的学生。大三大四的时候就应当接触专业性知识,寻找方向,并为此进行相应的应试训练。
而研究生需要更加专业化,围绕专业问题深入研究,要有广博的基础和相对集中的思考,最终的毕业论文是对自己过去三年来思考的一个总结,并集中代表了你的能力。如果本科阶段上述环节有所缺失,就要拼命补课。我读研究生第一年瘦了五斤。经典著作中每一个字都认识,但连成一句话就看不懂了。我花了两年的时间来补课,这个转型期特别痛苦,当然也特别有收获。
Q:可能我们很多同学都处于您所说的转型期,您能否给同学们提一些关于读书方法的建议?
A: 刚开始接触学科中的经典著作时虽然大部分看不懂,但总会留下一些印象,若有所思。等学习一段时间后回头再看就会多懂一点,再然后就会渐渐明白其内涵,这是一个反复而漫长的过程。
读书还应学会筛选。由于文科的学科门槛较低,大量的良莠不齐的作品充斥在学术界。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大家才能提升自己的辨识能力,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作品。读书不应该只读教科书,而要读学科中的经典著作。每一个学科都会有经典的作品,传承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这些著作都要仔细的阅读,慢慢地体会。还要读思想家和大师们的人物传记,了解他们的生平和学术思想产生的背景,以加深对其思想的理解。在阅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还可以结合一些书评对书进行理解,还要与老师同学讨论,互相启发。
Q:您认为我们在学习阶段是否应该多实践,比如实习或参加学生组织?
A:读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要培养形而上的思考能力。学生在读书阶段最好和现实保持一定距离,要躲在高校的“象牙塔”中自成一统,管他冬夏与秋冬。与现实保持距离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苦练内功”,只有这样,以后才能更好地迎接现实的挑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要实习,可以把实习当作观察社会的一个窗口,而非简单锻炼自己的技能。我们去实习,最终目的不是要成为实习单位中的一员,而是要在现场思考实习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超越实习单位,超越自己。这种态度不是居高临下的傲慢,是一个思考者的行动必然。
2015年,郭亮老师带领研究生在浙江嘉善县调研
Q:您对即将面临就业的学生有什么好的择业建议?
A:首先要找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不要只看收入。在当下环境中收入此起彼伏、变幻莫测,今天高不代表明天还高,不要纯粹拿收入作为衡量标准。其次是要有价值实现感,如果一份工作让你感觉不到意义感和成就感,那我建议你不要选择这样的工作。人的一辈子很长,要选择让你有成就感的工作。
采访结束了,郭老师对学术的激情、执着和纯粹让人钦佩,言语中也包涵对法学学子的关心。
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深度思考;少一点世俗价值的热切,多一点对心灵的观照。一所优秀的大学,绝非“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的温床和摇篮,而是应心怀对家国的责任感,啃得了经典,耐得住寂寞,读懂中国,躬身耕耘脚下这片土地,定能有收获。
导师简介
郭亮,法学博士,8188www威尼斯副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观察者网、澎湃网、三农中国网等新媒体专栏作家。先后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以及威尼斯登录入口welcome,拥有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多专业背景。
目前研究领域为法律社会学,长期关注中国土地法、基层司法等问题。出版专著两部,发表CSSCI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以及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四项。目前已在中国十五个省份进行过法律实践观察,累计田野工作时间接近700天。先后获得第十一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8)、第十四届武汉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6),中国农村发展奖(2013)等奖项。
在教学上,主要讲授《法律社会学》、《法学理论与方法》、《社会学概论》、《深度中国》、《法学导论》等课程。教学风格深入浅出,启发性强。大力倡导课外学术经典作品阅读和课堂讨论式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曾获得威尼斯登录入口welcome“学生最满意课堂”(2019)、威尼斯登录入口welcome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2013)等多项荣誉称号。
【推荐书目】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费正清等:剑桥中国史系列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